今日头闻
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南5家省属企业成绩亮眼
2025-07-23 来源:本站

000(1).jpg

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记者(黄平 杞海盈)7月23日上午,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云南省属企业2025年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——省属企业联合发布第三场,集中展示省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,彰显国企担当,并发布相关成果、回应媒体关切。

本场发布会由云天化集团、省交投集团、省建投集团 省股权管理公司、省戎合控股 5家省属企业 发布2024年履行社会责任,促进可持续发展相关情况 发布会上呈现了哪些履责亮点? 一起来揭晓!

云天化集团秉持和合共生理念 以化肥保供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以绿色管理促进“双碳”升级 以现代治理护航企业行稳致远

一、以“国之大者”为要,服务民生经济发展

做好化肥“保供稳价”。2024 年国内化肥保供 766 万吨,其中磷肥保供量保持高位、氮肥保供量创历史新高,筑牢粮食安全基石。

持续助力农业发展。推出水溶肥等高品质新品,全年投放 346 万吨增效产品;建立36个云天化科技小院开展技术服务,以“产品+服务”模式赋能农业绿色发展。

做优主责主业。参与多领域标准制定,2024 年实现营收 810.4 亿元、利润总额 58.9 亿元,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持续增强。

二、以绿水青山为愿,低碳升级步履坚实

推进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与“三绿工程”。全年生态环保投入 7.27 亿元,累计复垦面积超 6 万亩,创建绿色矿山8座,绿色工厂20个、绿色产品125个。

推进低碳制造与节能减排。投入5.2 亿元实施环保升级、节能增效、技改项目 47 个;依托数字工厂保持能源消耗等指标处于行业领先。

强化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。全年综合利用磷石膏超 1400 万吨,推进或完成多个磷石膏无害化处置及生态修复项目获国家部委肯定。

三、秉持和合共生理念,共创繁荣成效显著

加强组织与个人共创。全年开展业务培训1.2 万人次,获评为云南省唯一自主评价首席技师、特级技师的省属企业,598 人通过自主认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晋升。

企地发展共生。常态化开展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,全年安全生产投入3.94亿元,实现安全平稳发展。

携手伙伴共赢。推进全供应链战略协作,优化供应商管理,围绕质量、安全等动态评估,打造负责任供应链。

发展成果共享。全年开展乡村振兴及社会捐赠资金实物超760万元,投入超150万元慰问困难职工,关爱 30 余名帮扶地留守和困境儿童。云天化股份被授予“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”。

四、以现代治理为本,护航企业行稳致远

优化公司治理。2024 年集团公司、国际复材获评省国资委公司治理示范创建企业,云天化股份信息披露工作连续两年获上交所A 级。

全面深化改革。云天化股份再次获评国务院国资委“双百企业”最高等次“标杆”评级。

强化技术创新。制定《技术创新三年行动方案及中长期展望(2024—2035年)》,推进“136N”创新体系,成立云天化研究院,建立专业化中心培育新质生产力。全年研发投入 13.1 亿元,磷矿采选等领域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。

推进数字化转型。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,云天化股份以“业财融合”为核心重塑全产业链运营效率,国际复材成为重庆市首家“双AAA级”评定,石化公司入选全国首批“卓越级智能工厂”。

省交投集团勇当综合交通建设主力军 投融资主平台和综合交通全产业链经营实体 推进交通基建建设,夯实区域发展支撑

一、坚持担主责强主业,努力服务发展大局

融入国家战略及云南重大部署。完成综合交通投资650 亿元,上缴利税 45.5 亿元;执行差异化收费等减免通行费 60.28 亿元,带动 4752 家中小微企业发展,提供 4.7 万个就业岗位。

完善路网结构,支撑全省交通发展。建成高速公路150 公里,管养高速公路达 6300 公里,支撑全省高速通车里程 10758 公里(全国第二)。

推进航道建设,助力“通江达海”。完成金沙江、澜沧江4 个航道整治项目,建设码头 38 个、整治航道 1003 公里;加快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项目建设。

二、坚持以人为本,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

优化出行服务,提升群众获得感。投入4.21 亿元完成绿美公路建设三年行动,建成绿美公路 3000 公里、廊道 875 公里,新增绿化 75.7 万平方米;建成省内首批 “光储充”一体化液冷超充示范站,新增重卡充电车位 284 个,新能源汽车充电站 256 座(总功率 14.24 万千瓦)。管养路段充电设施基本全覆盖,新能源充电会员超 89.7 万人。

强化养护应急,保障通行安全。全年投入养护资金16.7 亿元,路况优等路率稳定保持在 99% 以上;投入应急抢险资金 6126 万元,自主研发并推广 “一部手机管理安全” 系统,配备 67 支应急抢险保通队伍,高效应对灾害天气,保障道路畅通。

深化多元服务,助力民生与发展。实施“交通 + 产业” 帮扶,服务区农特产品专柜销售额超 3100 万元;建设公路旅游特色服务区、“司机之家” 等设施,服务驾乘人员 1.99 亿人次,5 座服务区获评交旅融合创新项目。

三、坚持创新驱动,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

推动产业创新,对接重大发展部署。获批交通运输部“绿色低碳交通强国建设第一批专项试点”,启动三年行动,推动实施 108 个项目,总投资超 600 亿元。

加强绿色交通建设,践行低碳理念。建成115 个分布式光伏项目(装机 37.9MW);开通省内首条高速公路新能源重卡低碳运输线路,实现澜沧江 - 湄公河跨境水公铁 “一单制”多式联运;更新 111 辆新能源车辆、33 台新能源机械设备;打造读书铺“零碳”服务区和西北部客运站“零碳”园区,在 16 个高速项目、296 座隧道推广运用自主研发的 “与车相随” 智能照明系统。

科技数字双赋能,提升创新与发展能力。率先采用深埋超长距离隧道泥水平衡顶管新技术,攻克王家寨隧道工程建设“世界级难题”;研究磷石膏路用技术,34 个示范点消纳磷石膏约 21.05 万吨。建成云南交投智算中心(智能算力 100P,占全省 10%),规模达到国家中型数据中心标准;获批建设云南省第一批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交通出海基地。

省建投集团参与重大基建建设 雕琢美好人居空间 持续提升价值创造,赋能美好生活

一、以改革强治理,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

坚持做强建筑工程施工。积极参与城中村改造、城市更新等项目建设,目前承担38 个云南省“重中之重”项目、196 个云南省重大项目建设任务。2024年以来,36 个重点项目建成交付。

坚持做优基础设施项目投资。累计投资建设高速公路45 条,2024年建成通车 5 条(段),里程达420 公里。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项目惠及全省 237 万“三类人口”,基本解决 116 万人中度干旱条件下因旱应急送水问题。31 个地产项目交付30427 套住房,擦亮“好房子、建投造”金字招牌。

坚持做大现代物流板块。打造了全国建筑行业首家5A级物流企业,物流板块2024年营收突破 445 亿元,连续三年平均增长率超 14%。昆明、镇雄两个供应链中心建成开园,自主研发的“云上营家3.0”智慧供应链平台迭代升级,入驻用户超 7.4 万家,实名注册车辆超 5.4 万辆。

坚持优化企业治理体系。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全覆盖,公司治理示范创建专项行动全面完成。国企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完成82% 总体任务量,“八个专项行动”收官。2024年开展合规培训 680 场次,覆盖人数 7.8 万人次,合规文化深入人心。

二、发挥产业优势,服务群众美好生活

产业优势凸显。产业板块年服务人次超2.5 亿,运营的22 条高速公路(里程 1680 公里)全年车流量超 8000 万辆次,投资运营文旅项目 21 个。大观篆新农贸市场、五里多农博市场入驻商家 2300 户,年服务市民游客 3900 万人次。

当好“走出去”排头兵。实施“小而美”“心联通 云南行”、对外援助等民生项目 8 个,连续 12 年保持对外承包工程3A级企业信用等级评价。

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。全年开展“幸福建投”相关活动 1.8万余场,投入资金 1.29 亿元。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累计投入资金5082万元,开展项目85个,持续助力4个定点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

三、厚植生态底色,倾力守护绿水青山 探索“双碳”目标有效途径。下属云建绿砼公司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西南地区首个“零碳工厂”和“碳中和”认证企业。在国内首次提出利用磷石膏和其他工业固废协同处置,成功开发出5种大掺量磷石膏土木工程新材料。

绿色成效显著。2024年完成12个绿色建筑设计,承建56个绿色建筑,重点推广31项“四新技术”,创建92个绿色施工示范项目,发布 32项先进适用绿色技术和 27 项绿色发展优秀实践案例,获省(部)级工法124项,主(参)编标准48项。

参与生态治理项目投资建设。生态治理投资8.49亿元,9个湖泊、河流、水库入选2023年度云南省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对象;滇池绿道外海段项目开放运营并成为高原湖泊治理新标杆。

省股权管理公司

创新股权管理模式 提升国有资本效能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
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,在服务大局中谱新章 强化思想引领,凝聚奋进力量。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专题辅导等形式推进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部门、进支部、进头脑;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。

抓实双融互促,赋能业务发展。开展“抓党建促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年”活动;以党委书记、党支部书记“领办项目”强化示范带动作用。

倾情回馈社会,传递温暖力量。建强驻村工作队伍,以“茶药共生”模式创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;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,建设好“景迈山申遗志愿者服务队”等志愿服务队伍。

二、深耕主责主业,在改革创新中开新局

健全治理体系,稳固发展底盘。推进公司治理示范创建专项行动,构建高效协同的治理架构;推进制度体系“立改废释”工作,开展制度执行专项行动。

聚焦主责主业,厚植竞争优势。推进云南国有股权研究院建设;逐步形成了完整的“1+N+1”(1 个参股管理办法 + N 个工作指引 + 1套工作流程)参股企业管理体系;开展外部董事服务保障及受托管理,受托管理在职省属企业专职外部董事17人、兼职外部董事17 人、退休专职外部董事14名。

三、践行为民初心,在共赢发展中育新人

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赋能员工成长。实施人力资源提升专项行动,畅通“管理通道”与“专业业务通道”双向发展的职工职业发展路径。

完善安全体系,守牢安全底线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落实重大危险源、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,提升全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。

四、厚植生态底色,在低碳发展中拓新路

强化绿色管理,守护生态底色。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有机融合,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公司工作重要内容,做到环境保护工作同事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。

践行绿色运营,共创低碳生态。把环保友好意识嵌入企业日常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;助力持股上市公司向数智生态型企业转型升级,助力帮扶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。

五、坚守廉洁底线,在正风肃纪中扬新风

深化政治监督,坚守纪律底线。系统梳理“关键少数”岗位职权;构建“‘源头-过程’防控、跟踪督查、评估反馈”闭环系统,落实风险排查与防范措施。

培育廉洁生态,筑牢清廉根基。常态化进行廉政谈话和干部任前廉政谈话;紧抓重要节日时点开展节前警示教育、发送廉洁提醒、开展实地检查、面对面谈话,强化作风纪律监督检查。

省戎合控股攻坚军民两用技术创新 构筑产业升级高地 深耕乡村振兴公益事业,传递共建共享大爱

一、聚焦主业提质增效,在深耕细作中育新机

经营业绩与主业表现亮眼。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.19亿元,其中民爆主业收入22.72亿元,占比61.09%,爆破服务收入3.17亿元,同比增长20.86% 。

强化管理提效与资产盘活。开展5项大宗原材料统采,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较2023年平均采购成本下降10%以上;实施财务集团化管控,完成供应链与财务系统搭建、资金管理平台整合(覆盖149个银行账户);全年盘活11项资产,总账面价值2.9亿元。

深化国企改革增强核心能力。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完成总体目标的84.09% ,通过“瘦身健体”、压缩管理链条、优化结构布局,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功能。

二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,于突破攻坚中开新局

加大投入升级。2024年科技创新投入约 1.06 亿元,立项研发项目 53 个,拥有专利 270 项,同时加大高端设备升级力度。

推动成果转化。JFJ追云系列军民两用火箭自动化智能装备项目成功推向市场;电子雷管自动装配、成品自动包装等技术及设备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实现转化应用。

彰显创新实力。省内3 户企业被认定为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,云开电气被认定为云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省外 2 户企业分别被认定为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、高新技术企业。

三、践行低碳环保理念,在节能减排中焕新颜

自主研发的电子雷管自动装配和成品自动包装技术,显著降低了生产能耗和废弃物排放。2024年,公司无环境污染责任事件,环保合规率达 100% 。宜宾威力公司的绿色改造项目入选云南省“绿色国资”建设典型案例。

四、厚植人才沃土根基,于暖心关怀中聚人心

规范招聘业务流程,健全薪酬考核评价机制,为员工提供双向晋升的通道。2024年,共招聘大学毕业生、社会引进人才54人;推荐“省突”、先进制造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、专家候选人 9人。

五、坚持共建共享理念,在主动担当中传大爱

2024年,对怒江州福贡县娃吐娃村开展定点帮扶,全年消费帮扶累计22万元、发放助学金15.4万元,带动集体经济年收入首破20万元。

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    邮箱:fhxwtv@outlook.com     电话:010-34342322

        

关注微信

关于我们 | 经典案例 | 新闻动态 | 服务项目 | 咨询团队 | 联系我们 | 人员查询

Copyright @ 2024. All rights reserved.凤凰新闻网络电视台 版权所有. 京ICP备2024084431号-2